髌骨软化症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可用的检查方法?【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正常的髌股关节,关节两部分对合较正常,各部位关节面受力较均匀,而当这种生物力学关系发生紊乱,就可产生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就是髌骨的软骨损伤引起的退行性变化,包括软骨的肿胀、碎裂、脱落和腐蚀等病变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最后股骨与髌骨相对应的关节面也发生同样的变化,并逐渐形成髌股关节的反应性增生,后期将形成骨性关节炎。
髌骨软化症的患者有较大一部分是运动过量引起的,其中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严重时可出现无法行走的情况,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抑制病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早期阶段,髌骨软化症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前侧疼痛,休息后可得到好转。但随病程延长,疼痛可加剧且缓解时间越发减少,疼痛可在下楼时加重,严重时常需侧身横着下楼,下楼或行走时常突然无力摔跤,膝关节可反复肿胀积液。
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加重,可出现下蹲困难,夜间疼痛的症状,会因此影响睡眠和正常生活。
病情发展至晚期,由于磨损严重,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关节腔内可出现关节积水和游离体,造成关节内绞锁,突然卡住关节等。
髌骨软化症的发病因素:
1.创伤性因素:创伤、膝部撞击或髌骨急性脱位均可直接或间接造成髌骨软骨损害,引起髌骨软骨软化。
2.髌骨不稳定:髌骨不稳定主要是指高位髌骨、低位髌骨、髌骨倾斜、髌骨半脱位或脱位。高髌骨是指髌韧带过长引起髌骨滑动时的不稳定。正常膝关节屈曲时股四头肌与股骨髁接触,髌骨关节面上的压力被分散,而当高位髌骨时,在同一屈曲角度股四头肌不能和股骨髁接触,这样髌骨关节面上压力增大,高位髌骨还可使髌股关节活动障碍,致髌股关节不稳。低位髌是指髌韧带过短引起髌骨位置过低。
3.髌骨骨内压增高:骨内压是反映骨内血液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由于髌周动脉环和髌前丛(髌网)在膝前软组织损伤或膝关节过度活动时易受损,从而影响髌内血供和静脉回流,发生骨内静脉淤阻,产生骨内高压。
4.软骨溶解:滑膜受伤后渗透压改变,血浆中的血浆酶可以更多的进入滑液,其活性也增高,从而溶解软骨,使软骨中的硫酸软骨素含量增高,软骨变性失去弹性。
5.软骨营养障碍:在正常的膝关节内约有1-2ml滑液,滑液的基本成分为血浆渗出液,并有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当关节活动时,软骨受压变形,基质内的细胞外液被挤压出来,当负重解除压力消失,则软骨因其弹性使之恢复,软骨由此获得营养,若压渗作用消失,关节软骨因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而发生退变。
6.免疫相关:关节软骨表面组织具有阻止抗胶原抗体进入软骨深层组织的功能,对深层软骨组织有保护作用。
7.髌股压力的影响: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高应力所致的退变首先导致软骨基质的破坏,使胶原纤维网架断裂,蛋白多糖丧失;基质破坏使正常的微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软骨细胞的退变,且高应力造成软骨基质损伤的早期可引起部分软骨细胞增生,并具有活跃的合成分泌功能,但随后大部分细胞退变。
髌骨软化症的检查:
X线检查:是髌骨软化症病因判断非常可靠的检查方法。髌骨切线位X线片可见“月芽样”骨硬化影,对诊断髌股排列错乱及股骨髁发育不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膝关节双重造影:可间接显示髌骨软骨病损的程度与范围。
髌骨内静脉造影:用于检测髌骨内高压。
CT:常作为X线片检查判断的补充手段,对诊断髌股排列错乱及股骨髁发育不良有一定价值。
MRI:对髌骨软化症有较好的检查判断价值。
关节镜:是确认髌骨软化症与提供治疗方案可靠依据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