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可引起哪些并发症?对可疑症状需进行哪些检查?【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2-03-09   浏览量:474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

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00~200微米,孢膜上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差反应。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组织及其他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毒。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该病潜伏期为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腮腺肿痛为典型性特征,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可出现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10%~15%的患儿仅有颌下腺重大,舌下腺感染则少见。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

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动。

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

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

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1.脑膜脑炎

腮腺炎病毒昰嗜神经组织病毒,脑膜脑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并发症,男孩较女孩多3~5倍。有症状的脑膜炎发生率约15%,患者常出现头痛、嗜睡、脑膜刺激征。一般发生在腮腺炎发病后4-5天,有的患者脑膜炎先于腮腺炎。重症者可致死亡。可遗留耳聋、视力障碍等后遗症。

腮腺炎脑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炎不易鉴别,以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为常见症状,20%的患儿发生惊厥。

脑膜脑炎症状可能在腮腺肿大前或同时发生,也有腮腺肿后2周内出现。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在25x106/L左右,主要是淋巴细胞增高。少数患者脑脊液中糖降低。脑电图可有改变但无特异性。

2.睾丸炎

男性患儿中常见的并发症,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约为14%~35%。

早期症状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突发高热、寒战、头疼、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阴囊临近皮肤水肿、发红也显著,鞘膜腔内可有黄色积液。

病变大多侵犯一侧,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导致不育症。常伴发附睾炎。

3.卵巢炎

占青春期后女性患者的5%~7%。卵巢炎症状有发热、呕吐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轻按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扪及肿大的卵巢伴压痛。

4.胰腺炎

严重胰腺炎较为罕见,轻型及亚临床型较常见。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和触痛,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

血清脂肪酶值超过1.5U/dl(正常为0.2~0.7U/dl)可提示最近发生过胰腺炎。

5.其他

其他不常见正常如神经性耳聋、心肌炎、肾炎、肝炎、乳腺炎、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关节炎等,眼部并发症有角膜炎、泪腺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乳头炎等,妊娠初期感染可导致自发流产增多。

流行性腮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超九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3.血清学检查:中和抗体试验特异性较强,但不作常规检查应用,低滴度如1:2可提示特异免疫反应。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著增长者可确诊。

4.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5.尿液检测: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腮腺区面神经鞘瘤一例

颌面部血管畸形CTA、CTV成像技术应用

什么是脑面血管瘤病?颌面部血管畸形病例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