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2-03-08   浏览量:50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又称泵衰竭,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该病特点是左室肥厚或扩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失常、循环功能异常,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特别是运动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临床症状可以有显著变化,也可能与心功能状况不相符。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会不断加重。

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肌衰竭。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的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衰患者主要病因,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致年轻者心衰多见。冠心病是收缩性心衰最常见病因,积极血运重建可以防止心衰发展和恶化,高血压是舒张性(或射血分数正常)心衰常见病因,积极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否则心衰进展较快,诱发急性心衰。

慢性心衰常见发病病因

1.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心衰的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代谢障碍(如缺氧、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其中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见于高血压左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和(或)肺动脉口狭窄、限制型心肌病等。

2.心室前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内分流性疾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动静脉瘘等。

3.心室后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体循环高压(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以及主肺动脉口狭窄等。

4.心室前负荷不足:导致左和(或)右心房、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这类疾病包括二、三尖瓣狭窄、心房黏液瘤、心包炎、心脏压塞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5.高动力循环状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维生素B1缺乏、体循环动静脉瘘等。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

1.心钠素(ANF)的血浆浓度增高,但在心衰晚期其浓度可降低。

2.尿常规检查:有少量蛋白、红细胞、透明管型或颗粒管型等。

3.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可略有增高。显著增高者多见于急性右心衰竭,偶见于慢性右心衰竭。

4.可有轻度氮质血症,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5.X线检查:左心衰竭时X线检查可发现左室或左房扩大。可出现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等肺静脉压增高的改变慢性左心衰竭时,可见肺叶间胸膜增厚,或有少量胸腔积液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者,X线检查显示心脏向两侧扩大。单纯右心衰竭者,可见右房及右室扩大,肺野清晰此外,上腔静脉阴影增宽,可伴有两侧或单侧胸腔积液由慢性肺心病引起的右心衰竭,有肺气肿、肺纹理粗乱及支气管感染征象。

6.血循环时间测定:左心衰竭患者臂至舌循环时间延长,多在20~30s(正常值为9~16s)右心衰竭患者其臂至肺时间延长,可达8s以上(正常4~8s);同时有左心衰竭者,臂至舌时间亦可明显延长;而单纯右心衰竭者,臂至舌循环时间应在正常范围。

7.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房、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基础心脏病变。心电图上V1导联P波终末向量(PTF-V1)是反映左心功能减退的良好指标。研究表明,PTF-V1与肺动脉楔压有一定关系,可间接反映左房及左心室的负荷及功能状态在无二尖瓣狭窄时,若PTF-V1小于-0.03mm/s,提示早期左心衰竭的存在。

8.心功能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心功能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既往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泵功能衰竭,以及用于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伴发的心衰。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带你了解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心血管疾病检查可以做哪些项目?

怀疑心脏病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患者对冠脉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关心的一些问题

PET-CT检查心肌灌注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