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分为哪5大类?不同的影像检查各有哪些主要表现?【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2-02-15   浏览量:660

脑脓肿指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原可分为耳源性、鼻源性、血源性、隐源性或损伤性,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隐性感染及脑局灶性症状和体征,真菌或寄生虫导致的脑脓肿相对少见。 

脑脓肿可在任何年龄发生,但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

脑脓肿的病原体多为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金黄色或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溶血性、草绿色和厌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偶有樊尚氏杆菌、伤寒杆菌和副大肠杆菌类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所致者。

根据病例报道分析,可能的感染原因有:无感染灶菌血症,脑外伤及术后,颅脑手术相关脓肿形成(脑出血术后脓肿形成,脑肿瘤术后脓肿),中耳炎,鼻炎,心内膜炎,先心病,呼吸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

根据感染来源的不同,脑脓肿可分为五大类:

1. 耳源性脑脓肿

约占全部脑脓肿的半数,并以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并发胆脂瘤引起的更为多见。大部分发生在大脑颞叶,小部分发生在小脑半球,其他脑叶较为少见。脓肿大多单发,但多见多房脓肿。

中耳炎和乳突炎时,细菌侵蚀鼓室壁,可造成化脓性骨髓炎,继而破坏鼓室盖、乳突小房顶或岩骨后方,炎症可累及各层脑膜,细菌通过血管及其周围间隙进入脑组织。炎症向上发展即形成颞叶脑脓肿,向后发展即形成小脑脓肿。

2. 鼻源性脑脓肿

较为少见,额窦、上颌窦、筛窦的化脓感染引起的脑脓肿多发生在额叶底部和前部、蝶窦,炎症可引起垂体、颞叶或颅底的脓肿。

3. 血源性脑脓肿

较为少见,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化脓性感染后,感染灶内脓性栓子脱落,随血流迁栖到脑白质,可形成脑脓肿。脓肿分布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好发于额叶和顶叶,常见原发灶如脓胸、肺脓疡、支气管扩张感染、疖肿等,其他远隔部位的脓栓可来自细菌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室间隔缺损时可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大量血液不经肺循环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化脓性栓子脱落后沿动脉进入脑白质可引起脓肿(此类也称心源性脑脓肿)。

头面部疖和痈、颅骨骨髓炎、牙槽脓肿时,脓栓可通过头面静脉与颅内静脉的交通支进入颅内(这些交通支无静脉瓣),形成脑脓肿。

腹腔、盆腔脓肿和泌尿系感染时,脓性栓子可由脊柱周围的静脉丛经吻合支进入椎管内静脉丛,经椎静脉入颅形成脓肿。

4. 损伤性脑脓肿

常见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早期清创不彻底或延迟清创、细菌、骨碎片和异物进入脑内,形成脓肿。常发生在创面和有碎骨、异物处,颅底开放性骨折和脑部手术后,也可偶发脓肿。脓肿多在外伤早期形成,但也有数月乃至数年后形成者。此类脑脓肿多为单发。

5. 隐源性脑脓肿

感染源多不明显或隐蔽,可能由于脑部感染较轻,身体抵抗力强,应用抗生素后感染暂时被控制,但往往脑实质内已潜有细菌,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又繁殖起来形成脓肿。

此类脑脓肿病程长,症状体征似脑瘤,不易鉴别,常在术中穿刺出脓液才确定。

脑脓肿的诊断常依靠一般脑部感染征象和局部症状,以及有关辅助检查,常见的有脑脊液化验、脑超声波、头颅平片、CT、MRI等检查。

脑穿和脑脊液化验

通常脓肿早期,脑压稍高,包膜形成后脑压明显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可增高,包膜形成后白细胞数可正常,而脑脊液蛋白质可增加到1~2g/L(100~200mg%),若脓肿在脑浅表或脑室壁,脑脊液蛋白质增加更明显。

当发生脑疝时,由于椎管梗阻,脑压不能下传到脊髓蛛网膜下腔,于是脑压反而不高。

脑超声波检查

大脑半球脓肿时,超声检查可发现中线波向对侧移位,可见脓腔的多次反射波。

小脑脓肿,超声显示双侧室扩大。

X射线头颅平片检查

耳源性脑脓肿时,同侧中耳和乳突有炎症改变,X射线检查还可发现胆脂瘤和岩骨骨质破坏。

鼻源性脑脓肿时,可发现额窦,上颌窦、筛窦、喋窦不充气,骨质模糊,有液平面,颅内压增高,颅平片显示指压痕增多,钙化的松果体移位。

颅骨骨髓炎引起脑脓肿时,颅骨有炎性改变。

外伤脑脓肿时,可发现颅骨碎片和金属异物。

颈总动脉血管造影

对幕上脑脓肿可行定位。

CT扫描

可见脑脓肿呈高密度环状影像,中心低密度的单房、多房或多发病灶,病灶所在部位脑室移位情况和脑水肿带宽窄均可显示。

反复做CT扫描可以观察脑脓肿形成三个阶段的组织学影象,穿刺后也可用CT观察脓腔演变过程。

MRI检查

适合于颅底、脑干部位检查。

脓肿表现为一环状高信号带和中心低信号区。

磁共振又可用于三方位影像定位。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脑部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怀孕可以做磁共振吗?

病例|SWI在脑外伤中的应用

低剂量螺旋ct可以用来每年的常规体检吗?

CT检查全过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