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存在哪些诱因?能用什么方法检查?【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1-11-02   浏览量:34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24小时,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CT或MRI可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传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时限为24小时内恢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于34-65岁的中老年群体,65岁以上占25.3%,且男性更易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突然,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发病前无先兆,一般无意识障碍,历时5~20分钟,可反复发作。

关于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和发病原理,目前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较紧密关联:

1.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动脉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斑块表层的胶原纤维不断增生及含有脂质的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纤维斑块深层的细胞发生坏死,形成粥样斑块,粥样斑块表层的纤维帽坏死,破溃形成溃疡。坏死性粥样斑块物质可排入血液而造成栓塞,溃疡处可出血形成血肿,使小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使血液供应发生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主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

2.微栓塞

主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容物及其发生溃疡时的附壁血栓凝块的碎屑,可散落在血流中成为微栓子,这种由纤维素、血小板、白细胞、胆固醇结晶所组成的微栓子,循环血流进入小动脉,可造成微栓塞,引起局部缺血症状。

微栓子经酶的作用而分解,或因栓塞远端血管缺血扩张,使栓子移向血液末梢,则血供恢复,症状消失。

3.心脏疾病

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可能并发的各种心脏损害如心房纤维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左心肥厚、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这些因素通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栓子脱落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危险性,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

4.血流动力学改变

急速的头部转动或颈部屈伸,可改变脑血流量而发生头晕,严重的可触发短暂脑缺血发作。特别是有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枕骨大孔区畸形、颈动脉窦过敏等情况时更易发生。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的病变可引起盗血综合征,影响脑部血供。

5.血液成分的改变

各种影响血氧、血糖、血脂、血蛋白质含量,以及血液粘度和凝固性的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液病理状态,如严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异常蛋白质血症、高脂蛋白质血症均可触发短暂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常用的检查方法:

1.血液流变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增高。

2.脑血管检查:如经颅多普勒检查、颈动脉B超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MRA检查等。

3.颈椎检查:可选用颈椎X线、颈椎CT扫描或颈椎MRI检查等。

4.头颅CT扫描或MRI检查:可观察颅内缺血情况。

5.心电图: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有房颤、频发早搏、陈旧心肌梗死、左室肥厚等,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观察到是否存在心脏瓣膜病变。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中风不止是“老年病”,年轻人也要预防

对心脑血管病人的7条建议!

带你了解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血管堵塞、硬化,并非一朝一夕

心血管疾病检查可以做哪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