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MRI)对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ADASIL病)的检查判断有哪些价值【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2-03-02   浏览量:406

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又称之为遗传性多发梗死痴呆病,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 ,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或血管性痴呆病。

该病主要为成年发病的一种遗传性脑血管病,发病平均年龄45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卒中和后期进行性痴呆。1993年Tournier-Lasserve提出了CADASIL病的概念,次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CADASIL病会议,从此,CADASIL病得到了广泛承认。

根据报道该病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目前的研究认为,CADASIL由Notch3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p13,由33个外显子组成,其编码的Notch3受体有2321个氨基酸残基,70%~80%的Notch3基因突变发生在外显子3和4,以外显子4突变最多见。该基因的突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生化、病理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CADASIL的总病程即使在同一家系内差异也很大,部分患者直到70岁才出现症状,另一部分患者在50岁之前已有严重残障。平均发病年龄45岁,无性别差异,发病早的患者不一定进展快,从发病到死亡在3~43年,一般病程为10~30年(平均23年)。

本病的始发症状各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脑卒中发作

脑缺血发作为常见始发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表现,超过八成的患者有此类症状。

缺血发作表现为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或感觉运动性卒中)。

反复发生脑缺血发作常导致步态障碍、尿失禁和假性球麻痹。

一些无症状的致病基因携带者脑MRI可发现梗死灶。

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

超六成患者可出现该类始发症状,表现为发作性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和视空间功能障碍,常伴有精神运动迟缓和兴趣范围的缩窄。

认知功能下降多呈缓慢、阶梯式进展,逐步恶化,65岁前发生痴呆的患者约2/3。

情感障碍

也是常见的精神症状,约见于20%~30%的CADASIL患者。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重度抑郁,其他表现包括躁狂抑郁、躁狂、幻觉和妄想等,推测这与尾状核和豆状核的缺血损伤有关。

部分CADASIL患者还可出现精神分裂症,此为罕见情况。

先兆型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是该病初始临床表现之一,约见于30%的患者,平均发生年龄为25岁,但偶有偏头痛发生在20岁以前的。

先兆症状常涉及视觉和感觉系统,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或只有先兆症状。

偏头痛发作可能是反复缺血或者潜在的血管病引起并导致白质病变,也可能与脑的小动脉功能异常和软脑膜及皮质血管受累有关。

其他表现

约10%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偶有发生脊髓梗死和颅内出血的报道。

在对疑似CADASIL病患进行检查时,需先排除所有已知散发的、脑缺血的遗传性因素,如凝血病,MELAS综合征(线粒体肌病、脑病、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Fabry’s病,异常脂蛋白血症,脑淀粉样血管病和高胱氨酸尿症等。

脑血管造影检查一般无异常,偶有严重的小动脉狭窄。

在有症状的患者中MRI检查总有异常发现,T2加权像显示均匀分布的点状和结节状高信号,尤其是侧脑室周围和半卵园中心、基底节和脑桥等。病灶的空间分布有助于CADASIL的诊断,颞叶前部和外囊受累对于区分CADASIL和高血压引起的小血管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扫描可能发现白质和基底节的病灶。因此,MRI检查对诊断CADASIL病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磁共振和CT的区别,有几个共同点和不同点

核磁共振MR和CT各自的优势有哪些?

做核磁共振为什么需要家属陪同?

脑部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怀孕可以做磁共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