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肿瘤的分型、分类及临床表现,可用检查方法【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2-02-08   浏览量:856

脑干肿瘤以神经胶质细胞瘤多见,其中又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神经胶质细胞瘤在脑干内多呈浸润性生长,沿神经轴向上下两个方向发展,通常脑桥为好发部位。

脑干肿瘤的分型、分类和表现

1.弥漫型:常见脑干肿瘤分型,肿瘤与周围正常的脑干神经组织无分界,瘤细胞间存在有正常的神经元细胞和轴突。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常为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Ⅰ~Ⅳ级)。

2.膨胀型:肿瘤边界清楚,瘤体与周围脑干神经组织之间有一致密的肿瘤性星形细胞轴突层(肿瘤膜囊壁)。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Ⅰ级),部分肿瘤含有血管性错构瘤,称之为血管星形细胞瘤。

3.浸润型:肿瘤肉眼可观似乎有一边界,但实际上瘤细胞已侵入到周围的脑干神经组织内,神经组织已完全被瘤细胞破坏。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多见于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中脑内肿瘤

较少见,患者可出现眼睑下垂等动眼神经瘫痪症状。由于肿瘤向背侧发展、造成第四脑室或中脑导水管的狭窄或闭锁,故早期即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患者常有头痛、眩晕、躁动不安和伴有恶心与呕吐等,随着肿瘤的压迫和发生占位效应,可表现出典型的中脑损害临床综合征。

脑桥肿瘤

常出现眼球内斜、复视、嘴歪、面部麻木等展神经、面神经或三叉神经受累症状,并有运动、感觉和小脑症状等表现。颅内压增高现象出现较晚。

延髓肿瘤

多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如延髓两侧性损害,可表现为双侧后组脑神经麻痹,患者有吞咽呛咳、声音嘶哑、舌肌麻痹和萎缩等。随着肿瘤的发展,累及脑干腹侧面的锥体束时,可出现交叉性瘫痪,表现为同侧的脑神经麻痹和对侧的肢体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延髓肿瘤早期一般无颅内压增高症状,但肿瘤内出血或囊性变、影响脑脊液循环时,则可出现颅内压增高。

恶性弥漫型肿瘤

一般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伴有严重的脑干损害体征,包括脑神经麻痹等表现。但早期颅内压增高体征却较少见,多出现于病情的晚期。

膨胀型肿瘤

神经功能损害表现通常进展缓慢,有些病例脑干局灶性损害体征很轻微。中脑肿瘤可有多种不同的肢体痉挛表现。

脑干肿瘤的检查方法

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合其他听觉功能检查,对诊断肿瘤部位有较大帮助。

2.CT扫描:

脑干胶质细胞瘤以低密度灶和脑干肿胀多见,少数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囊变甚少,向上可侵及视丘,向后外可发展至脑桥臂及小脑半球。强化扫描可有不均匀增强或环形增强。

海绵状血管瘤在出血的急性期为均匀的高密度,在亚急性及慢性期为低密度。

室管膜瘤为高密度,能增强。

血管网状细胞瘤为高密度,显著增强。

结核球呈环形高密度,中央为低密度,能显著加强。

CT扫描可将脑干肿瘤分为3型:Ⅰ型为无强化病灶,表现为低密度病变;Ⅱ型弥漫性强化;Ⅲ型为环形强化。其中Ⅰ型多见,Ⅱ、Ⅲ型较少见。

3. MRI检查:

脑干胶质细胞瘤常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多无囊变或出血,边界一般不清,形态不规则,多数肿瘤有Gd-DTPA增强。与CT扫描相比,由于其多视角成像及无颅底骨伪影干扰,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

海绵状血管瘤在出血的急性期T1WI及T2WI上皆为均匀的高密度,轮廓清晰,常呈圆形,在亚急性及慢性期T1Wl及T2W1上也皆为高密度。

室管膜瘤为长T1,长T2,向脑干外发展至第四脑室或小脑脑桥角;血管网状细胞瘤为长T1及长T2,球形位于延髓后方;结核球为环形高密度,加强后更显著,中间为低密度。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脑胶质瘤能不能做到早期筛查?

案例|DTI在颅脑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脑部核磁共振检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