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骨质疏松?应该做什么检查?【厦门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1-09-23   浏览量:572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疾病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
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确。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

病因
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骨质疏松与雌激素因素、遗传因素、营养状况,以及物理因素导致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有关。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以及老年男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药物,都可诱发此病。

主要病因
雌激素因素
雌激素对骨的作用主要为抑制骨吸收,女性骨质疏松主要病因之一是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影响骨髓大小、骨量、结构、微结构和内部特性,父母骨质疏松会使子女骨质疏松发病率提高。

营养状况
适当的钙磷比值(一般为2:1)可以促进肠内钙的吸收,而我国成年人的平均膳食钙磷比值为1:3.2,这种高磷低钙膳食消费模式可使钙吸收减少。

物理因素
骨组织不断经历着损坏、吸收、重建循环,当缺乏体力活动的有效刺激,身体形成的新骨量少于破坏的骨量时,则可发生负平衡,导致骨矿盐严重丢失。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是常见病,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 ,男性为 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好发人群
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

老年男性
由于中老年男性机体功能减退,运动减少,骨骼成骨细胞减少。

诱发因素
不健康生活方式
包括长期卧床、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进食障碍、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和维生素缺乏、体质量过低等。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包括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等。

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症状
骨质疏松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而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或 静悄悄的流行病"。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部分患者可没有临床症状,仅在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后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

典型症状
疼痛
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痊孪,甚至活动受限。

乏力
患者表现为容易乏力,简单劳动后劳累加重,负重能力明显下降。

骨折
患者轻微外力和简单运动即可发送骨折,且愈合时间较常人更长、也易发生二次骨折,称为脆性骨折,好发于胸腰椎,其次为髋部、前臂远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骨盆等部位。

脊柱变形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有恐惧、焦虑、抑郁、自信心丧失等,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并发症
骨折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亦可发生骨折。

就医
骨质疏松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增加致残率或致死率,经期妇女和老年男性应定期体检,骨质疏松患者应早就医,可通过DXA检测骨密度、定量CT等检查进行确诊。

就医指征
绝经期妇女和老年男性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骨质疏松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全身骨痛、脊柱变形症状,高度怀疑骨质疏松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若摔倒及物理撞击导致骨折则应立即就医。


需要做的检查
DXA检测骨密度
其主要测量部位是中轴骨,包括腰椎和股骨近端。T值大于-1正常,在-1至-2.5为骨量减少,小于-2.5为骨质疏松。

定量CT
应用已知密度的体模(phantom)和相应的测量分析软件测量骨密度的方法,该方法可分别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的体积密度,可较早的反映骨质疏松早期松质骨的丢失状况。定量CT值低于80mg/cm3为骨质疏松,80~120mg/cm3为低骨量。

定量超声
主要是感兴趣区(包括软组织、骨组织、骨髓组织)结构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所造成超声信号的衰减结果,通常测量部位为跟骨。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定量超声预测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1~0.76。

X线
骨质疏松患者易合并骨折,胸腰椎X线侧位平片可作为判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首选的检查方法。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即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