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双能量CT诊断痛风石【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1-07-06 浏览量:1556
病史摘要
患者为60岁男性,既往确诊痛风性关节炎,双手及双足多发软组织肿块结节,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尿酸明显增高,多次检测尿酸超过500umol/L。
双足VR图像
双手VR图像
影像表现
平扫CT:
红色箭头提示骨质侵蚀囊变;
蓝色箭头提示踝关节滑囊内、肌腱内多发稍高密度结节影。
双能CT痛风染色图像:
白色箭头提示痛风石沉积。
双能痛风成像原理
在不同能量X射线下,不同物质的衰减系数的变化程度是有差别的。在常规单能量 X 射线下,尿酸盐结晶的衰减系数和骨组织的相近,导致两者的CT值差别不大,难以区分。而在双能量X射线下,由于尿酸盐和钙化在光电吸收方面的差异,可测量出不同能量下尿酸盐和骨组织之间衰减变化率的差异。因此,可将钙化与尿酸盐区别开来,并根据其衰减变化率的不同对其进行颜色编码,生成痛风石的图像[1]。
临床应用价值: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尿酸钠或尿酸盐结晶从超饱和的细胞外液沉积于组织所致的一种或多种病变的临床综合征。在慢性痛风疾病管理方面:
双能CT的高敏感性也使得其能够检测无症状高尿酸患者的亚临床尿酸负荷(MSU结晶沉积状况)。亚临床痛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超声、双能CT或X线发现尿酸钠晶体沉积和/或痛风性骨侵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一部分存在关节腔MSU沉积,亦会引起相应的健康危害,因此这一类介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之间的人群被界定为“亚临床痛风”,是需要被干预的[4]。Choi 等认为双能CT可以发现比体检查出数量高4倍的尿酸盐沉积处,这将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状态的 MSU 沉积[5]。Dalbeth等在一项针对长期稳定使用别嘌呤醇治疗的痛风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无症状,24% 的高尿酸患者的双能CT检查也可发现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尿酸盐沉积,提示双能C在评估病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降尿酸治疗的问题上可能提供个体化的方案支持[6]。
作者简介
陈琳
医师
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从事医学影像工作4年,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完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曾参与老年骨质疏松影像研究工作。参加过全国放射医师学会、省级放射学会、读片组会和全国住培影像技能大赛等学术会议。
擅长:熟悉各系统MR、CT诊断,尤其对骨关节与软组织常见病、疑难病例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研究!
(本文系高尚医学影像原创,如无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