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1-06-09 浏览量:1862
病史摘要
检查图像
MRI平扫所见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右侧颞部见一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序列呈低信号;余脑实质内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均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
颅脑MRA及ciss序列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显影良好,管径及走行正常,无明显局灶性增粗或变细。双侧椎动脉末段沿延髓左侧向上走行,左侧面听神经轻度受压移位,左侧面听神经周围见细小血管包绕。右侧面听神经及双侧三叉神经周围未见异常血管影。
MRI诊断
1.双侧椎动脉末段沿延髓左侧向上走行,左侧面听神经轻度受压移位,左侧面听神经周围见细小血管包绕,可符合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
2.右侧颞部蛛网膜囊肿。
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概述
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简称HFS),是指在同一侧既有HFS的症状体征,又有自觉性、持续性风吹样或机器轰鸣样声,与颈动脉及心脏搏动相一致的节律性耳鸣,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等。当压迫同侧颈动脉时,耳鸣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面听神经压迫综合征,多由于动脉压迫或搏动时撞击第Ⅶ、Ⅷ脑神经所引起,亦有血管畸形所致者。第Ⅷ脑神经自脑干的桥延沟发出后,与第Ⅶ脑神经伴行入内听道,此段称为第Ⅷ脑神经桥小脑角段,桥小脑角区含有较多血管,部分呈袢状行走,与该出起源的脑神经关系密切,多为小脑前下动脉。因为责任血管对受压神经是一种伤害性刺激,能使神经产生生物冲动,血管硬化者尤甚。这些血管袢或血管支长期压迫在神经干上,随着脉搏的冲击,使神经慢性损伤,髓鞘脱失变性,传入传出神经间发生短路串电现象,使三叉神经、舌咽神经产生疼痛,第Ⅶ、Ⅷ脑神经引起面肌痉挛、耳鸣、耳聋和眩晕。神经血管黏连和神经血管间蛛网膜黏连带牵动都可加重血管搏动对神经的伤害性刺激,导致耳鸣、耳聋及眩晕等症状。作者简介
黄文健 影像科医师
主管技师
从事医学影像工作10年,同时拥有诊断、技术双职称,在影像诊断及技术方面工作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过全国放射医学会、省级放射学会、神经学组读片会和全国影像技能大赛等学术会议。
擅长:熟悉DR、CT、MRI的诊断以及技术,尤其对颅脑常见病、疑难病例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研究。
(本文系高尚医学影像原创,如无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