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缺血性结肠炎有什么症状?如何诊断?【西安高尚健康体检】

时间:2022-03-11   浏览量:457

​糖尿病性缺血性结肠炎,临床上较少见,糖尿病时常并发血管并发病,包括中小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在一定因素下可导致缺血性结肠炎,一旦发生,病情危急,死亡率极高。

糖尿病性缺血性结肠炎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性缺血性结肠炎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呕吐、腹痛、慢性失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以腹痛和便血发病的缺血性结肠炎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对老年人来讲,出现上述症状首先要考虑缺血性结肠炎可能。其临床表现由于其严重性、累及范围、缺血损害发生的快慢、肠壁对缺氧的耐受程度不同而有差异。起病急,剧烈的腹痛,2/3病人有腹痛,因左半结肠易受累故腹痛常局限于左下腹,常为突然性和痉挛性。伴有便血和黏液血便,水样性腹泻、嗳气、呕吐、发热、腹胀。半数患者有腹部压痛。发生休克者少见。失血量很少,因此引起贫血的病例少见。当导致结肠大块坏死,溃疡深达肌层及浆膜层时,在左下腹或左季肋部绞痛,阵发性加重,伴腹胀,进而排出暗紫色或鲜血便,并可有血水样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结肠坏死时10%~20%病人有腹膜刺激征。

糖尿病性缺血性结肠炎如何诊断?

  1.实验室检查:少数有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肠坏死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血清ALT增高。

  2.X线检查:腹部平片显示肠壁水肿增厚、肠胀气、腹腔积液等。钡灌肠显示“拇指印”征或假瘤征,为本病的典型表现,如产生表浅溃疡,则可见肠壁呈锯齿状改变。

  3.纤维结肠镜:在早期诊断有价值,但如果考虑有坏死穿孔时不宜进行。急性期起病72h内,黏膜充血水肿,多见散在出血点、浅表糜烂至溃疡;起病72h至7d为亚急性期,可见典型纵形溃疡形成,并可见明显的炎性渗出物;起病后2周至2个月为慢性期,镜下仅见轻度炎症改变,无特征性。

  此外,CT及B型超声及选择性动脉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诊断价值。血管造影有助于了解缺血部分,发现动脉血管阻塞和血管狭窄。当怀疑肠系膜动脉病时,应及早进行血管造影,通过血管造影可诊断肠系膜血管病,确定血管闭塞部位、侧支循环范围,并可鉴别动脉栓塞、动脉血栓、静脉血栓和非闭塞性缺血。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性缺血性结肠炎有什么症状?糖尿病性缺血性结肠炎如何诊断?”的相关事项,希望可以帮到您。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结肠类癌有什么症状?如何诊断?

结直肠癌有什么症状?如何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