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是什么?【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1-10-09   浏览量:1285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由Torriani在2009年初次提出概念和定义:坐骨结节和股骨小转子间隙变窄,期间走行的股方肌受压、水肿、变性、萎缩,出现形态学异常和(或)MRI信号异常及相关的髋部疼痛,并非由股方肌自身引起的病变,坐骨股骨狭窄是其直接发病诱因,股方肌位于股骨小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的间隙中,当间隙变狭窄,股方肌会受到这两个骨性结节的挤压摩擦,股方肌在反复的摩擦中受到损伤,由此产生了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一般无急性外伤史,其髋部会产生非特异性疼痛,疼痛时间可长达数月或数年,有部分患者是双侧同时发病,多为股腹沟区或臀部慢性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股方肌近端会对邻近坐骨神经产生压迫,致使疼痛向下肢远端放射,某些特定的髋关节动作也会引发疼痛,如髋关节后伸同时内收、外旋。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发病因素:

1. 体位性因素:髋关节的不同体位造成坐骨股骨间隙狭窄。

2. 先天性因素股骨小转子过度突出,股骨小转子水平横断面过大。

3. 获得性因素:重度髋关节骨关节炎导致股骨向上、向内侧移位;波及股骨小转子的骨折;外翻式股骨转子间截骨;骨扩张性生长病变;腘绳肌近端止点末端病。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常发于中年女性,女性的骨盆解剖形态左右横泾比男性长,且前后径更短,坐骨结节更宽,也因此女性较男性更易产生坐骨股骨间隙狭窄,也因此更容易发病,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也会在10岁左右幼儿身上发病。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主要影像学表现:

1. 坐骨股骨间隙和股方肌间隙变狭窄。

2. 股方肌受压,产生变形。

3. 股方肌以腹肌为中心出现水肿信号。

4.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发病后持续期长可出现股方肌脂肪浸润、肌萎缩。

5. 伴或不伴髂腰肌腱止点水肿,腘绳肌腱止点水肿或损伤、滑囊样组织形成。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MRI检查前,一定要注意的事情,切记!切记!切记!

MRI检查“入门须知”

做MRI检查要注意哪些事项?

你应该了解的CT、MRI、X光片的知识

磁共振(MRI)检查的适应征、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