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吸虫性肝病?【西安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1-09-07   浏览量:865

什么是血吸虫性肝病?血吸虫性肝病是血吸虫通过门脉系统侵入肝,引起肝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若急性期未积极治疗或反复感染,肝内虫卯不断沉着而演变为慢性增殖型病变,中重度感染者,晚期可以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

血吸虫性肝病有什么症状?

血吸虫性肝病比较常见的症状有水肿、腹水、右上腹痛、恶心与呕吐。

  1.急性期表现:病人大多系初染。

  1.1.发热:见于全部病人,是急性感染的基本症状。

  1.2.全身症状:食欲缺乏、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消瘦等。

  1.3.变态反应荨麻疹、嗜酸细胞增高和结肠、直肠黏膜水肿等。

  1.4.其他症状:一过性腹水、咳嗽、肝脾轻度大、胸痛等。

  2.慢性期表现:虫卵所引起的组织变化主要在肝和肠道,血吸虫性肝病的症状在肝,虫卵沿门脉小分支散布,在其周围最多,肝实质细胞由于血供、营养受影响可有浑浊肿胀、脂肪变性、萎缩坏死,引起肝功能失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磺溴酞钠潴留,随汇管区假结节及纤维增生,逐渐形成门脉高压、脾大及脾功能亢进。临床血吸虫性肝病的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黏液血便、贫血、消瘦、肝脾大、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等。

  3.晚期表现:由于虫卵在肝内大量沉积,引起肝门静脉干支系统,尤其是第二、第三、第四级分支周围纤维化,即所谓干线型肝硬化。肝表面显示本病特征性的地图状沟纹,外观凸凹不平,分界不甚清楚,腹腔镜可见这种特征性的变化。虫卵阻塞处常有许多小血管增生,沟通阻塞的两端,病理切片见纤维组织中有这种血管瘤样结构,这些小血管可因内皮细胞增生而闭塞,从而加重纤维化。由于肝腺泡的主要血供来自肝门静脉小支,血供营养不良可致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性和非特异性变性。

血吸虫性肝病患者可前往专业正规医院的外科、肝病科、肝胆外科科室进行诊断及治疗。

血吸虫性肝病如何诊断?

  1.临床表现:

  1.1.急性期表现病人大多系初染。

  1.1.1.发热:见于全部病人,是急性感染的基本症状。

  1.1.2.全身症状:食欲缺乏、便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消瘦等。

  1.1.3.变态反应荨麻疹、嗜酸细胞增高和结肠、直肠黏膜水肿等。

  1.1.4.其他症状:一过性腹水、咳嗽、肝脾轻度大、胸痛等。

  1.2.慢性期表现:虫卵所引起的组织变化主要在肝和肠道,在肝,虫卵沿门脉小分支散布,在其周围最多,肝实质细胞由于血供、营养受影响可有浑浊肿胀、脂肪变性、萎缩坏死,引起肝功能失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磺溴酞钠潴留,随汇管区假结节及纤维增生,逐渐形成门脉高压、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黏液血便、贫血、消瘦、肝脾大、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等。

  1.3.晚期表现:由于虫卵在肝内大量沉积,引起肝门静脉干支系统,尤其是第二、第三、第四级分支周围纤维化,即所谓干线型肝硬化。肝表面显示本病特征性的地图状沟纹,外观凸凹不平,分界不甚清楚,腹腔镜可见这种特征性的变化。虫卵阻塞处常有许多小血管增生,沟通阻塞的两端,病理切片见纤维组织中有这种血管瘤样结构,这些小血管可因内皮细胞增生而闭塞,从而加重纤维化。由于肝腺泡的主要血供来自肝门静脉小支,血供营养不良可致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性和非特异性变性。

  2.实验室检查:

  2.1.血常规急性期病人白细胞计数为(10~30)×10^9/L,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高者可达90%,但重症病人反可减少、甚至消失,而中性粒细胞增多,为病情凶险之兆;慢性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常在20%之内;晚期病人因有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吸虫性肝病的检查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不明显。

  2.2.肝功能试验急性病人血清ALT可轻度升高,Y一球蛋白可中度增高;慢性病人肝功能大多正常;晚期病人血清清蛋白降低,并常有清/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近年来开展血、尿羟脯氨酸、脯氨酸、透明质酸、胶原(I、Ⅲ型等)的测定,有利于了解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2.3.粪便检查常用粪检方法为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同时可取沉渣3~4滴置载玻片上,抹成涂片置低倍镜下检查虫卯。虫卵计数可采用加藤(kato—katz)集卵透明法。以每克粪便虫卵数(EPG)<100 100="" 400="">400为重度感染。

  2.4.血清免疫学检查利用环卵沉淀试验(COPT)、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对抗体进行血吸虫性肝病的检测。利用单抗斑点-酶联法检测循环抗原(CAg)诊断血吸虫病,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8%。检测抗原的明显优点为循环抗原(CAg)的存在表明活动性感染。血清(和尿)中CAg水平一般与粪虫卵计数有较好相关性。治疗后cAg较快消失,故有可能用于考核药物疗效。

  2.5.直肠黏膜活组织检查一般于粪检多次阴性,而临床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上仍高度怀疑血吸虫病时进行。通过直肠或乙状结肠镜,自病变处或可疑病变处取米粒大小黏膜,置两块玻片之间,光镜下检查,发现虫卯的概率很高,但所见虫卵大多为远期变性的黑色死卵和龟裂虫卵,或空壳卵,含成熟毛蚴者极少。近期与远期变性卵不易区别,故不能作为考核疗效或再次治疗的依据。

  3.影像学检查:

  3.1.B超检查血吸虫肝病声像图特征:

  3.1.1.肝体积增大,以左叶增大明显。肝表面不光整,呈波浪状,肝纤维化明显时甚至呈锯齿状。

  3.1.2.肝内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或呈树枝状,或呈网络状。

  3.1.3.肝内可见沿管壁回声增强、增厚。肝静脉变细、模糊,甚至不显示。

  3.1.4.伴有门静脉高压者,门静脉增宽,脾大,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甚至出现腹水。

  利用超声检查可以对肝实质进行病理分级I级灶性致密回波区散在分布、无明确界限。

  Ⅱ级较强的光带形成“鱼鳞状”,致密回波区直径>20mm。Ⅲ级致密回波带形成相联的网络。

  3.2.CT检查: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可有肝内钙化,特别多见于肝右叶,有地图样或线条状改变。晚期更有肝萎缩,肝裂增宽,肝缘不光整、凹凸不平及结节状突起,左、右肝叶比例失调,肝、脾密度的改变,亦可视脾大及腹水,但最具特征性的是存在线条高密度影,肝实质内有数量不等的线条状高密度影,有呈弧线状,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有呈密集连接成网格状或环状,这与其病理特点干线型肝硬化,沿门脉分支增生的纤维呈树枝形分布有关。

  4.诊断要点:

  4.1.病史有流行区及疫水接触史。

  4.2.病原学检查发现血吸虫卵及其他分期病原体。

  4.3.免疫学检查结果阳性,尤其是CAg阳性。

  4.4.超声检查发现特征性超声表现,血吸虫性肝病的检查可见纤维网状图像,有长方形线形纤维结构,其他肝病少有这种现象。

  4.5.乙状结肠镜检和直肠活检可见黄色小结这一特征性改变。

  4.6.肝活检可见汇管区嗜酸性脓肿、假结节及纤维增生,有时可找见虫卵。

  4.7.肝血流图反映门脉高压,它和肝炎肝硬化不同点是高:张波比例较高。

  4.8.CT发现特征性图像:存在线条高密度影。肝实质内有数量不等的线条状高密度影。

以上就是关于“血吸虫性肝病有什么症状?血吸虫性肝病如何诊断?”的相关事项,希望可以帮到您。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