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增强CT检查前为什么要禁食水【厦门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1-06-21   浏览量:2046

    增强CT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当我们被通知明天要进行增强CT检查的时候,时常也会同时被告知在检查前一天晚上的八点以后就不要再吃东西、别再喝水了。

    增强CT,指的是在CT平扫基础上,对发现的可疑部位,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有重点的进行检查,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的一种手段。增强CT检查,其实主要就是使用具有增强作用的碘对比剂,也叫造影剂来更加清晰地显示普通CT成像上的不足,如此达到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助于鉴别诊断的目的。随着放射学的发展,增强CT等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使用也逐渐增多,与之相对应的是,造影剂所致的各种损害也逐渐地增多,造影剂成为仅次于氨基甙类抗生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中的居第二位,其发生率约为10%左右,临床上对于这样的损伤又称为造影剂肾病(CIN)。


    说起造影剂的主要成分主要还是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造影剂的渗透压一般为血浆渗透压的3到8倍。既使是几种少见的非离子型造影剂,被称为是低渗性造影剂,其渗透压依旧高于血浆渗透压,这里所说的“低渗”只是较之于“高渗”而言罢了。正是因为这样的高渗造影剂进入到体内以后,到达肾脏产生高渗透作用,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脱水、受损,再导致血管收缩进一步减少肾脏的血液供应,使得这种缺血性反应进一步的加重。造影剂会对肾脏产生毒性反应,直接改变肾脏的血流动力学、直接产生肾毒性、发生肾缺血及过敏反应等。应该说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并且可能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可能的机制就是肾小管缺血和直接肾小管毒性的综合作用,以血管收缩的缺血性反应为主。除了造影剂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可以产生肾毒性反应以外,其他多种途径的造影剂使用也可以造成这样的损害,包括动脉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胆管造影以及口服胆囊造影等也均可以发生。

    说起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除了与造影剂的类型、用量、频次等因素有关以外。还与患者原有疾病,如肾脏疾病、糖尿病肾损害、血容量降低、持续低血压、糖尿病、肾毒性药物联合使用、高龄和高血压等因素也直接相关。其实还有一个主要的关系时常容易被我们忽视,甚至是人为的“善意”原因所造成,那就是“脱水”。比如,为了使显影更加清晰,尿路造影前的病人常需禁水12小时,胆道造影前常需服用泻药,清洁灌肠及限制水分摄入,更多的则是在实施增强CT检查之前需要患者禁食水12小时以上,这些要求其实都可以造成人体内的脱水发生,这样的脱水自然使得肾脏的血流量就进一步的减少,导致机体被处于高渗状态。这样的高渗状态再结合进一步的高渗性造影剂的肾脏损害简直就是火上浇油的作用。


     这样说来,我们就是要探讨一下,为什么实施增强CT检查之前需要患者禁食水12小时以上,其实,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造影剂过敏的问题。在临床上发生造影剂过敏的时候,部分患者会发生恶心、呕吐等反应,此时患者如果没有禁食水,胃内容物就会因为呕吐而导致误吸的发生,除了肺内感染等情况发生以外,严重的时候会因为呕吐、误吸而导致窒息甚至于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此说来,禁食水貌似还有些道理。然而,待我们仔细分析下来,这样的造影剂危害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众所周知,人体的胃部在排空普通食物的时候,其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而胃部排空水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这样说来,既使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患者在实施增强CT检查之前禁食12小时以上是可行的,但是禁水那么长的时间就显然没有必要了。从生理学的角度上出发,检查前2小时禁水也是足够足够了。这也是符合“充分水化”措施是预防造影剂肾病的重要措施和诊疗原则。在患者检查前后,给予足够水分,可以减轻造影剂的高渗,加速造影剂从体内排泄,降低肾血管的收缩,减少造影剂在肾脏中的停留时间,改善肾小球中尿酸流量,减少管型的形成,发挥神经、激素的有益效应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于我们还要鼓励患者在检查前后多饮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予病人静滴生理盐水或者其他碱性溶液,这也是最大限度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主要措施。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