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视网膜劈裂有什么症状?如何诊断?【西安高尚健康体检】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或称老年性视网膜劈裂症,但在20岁以后青年人中也有发生。获得性视网膜劈裂症在40岁以上人群中多发。80%以上为双眼发病,而且双眼对称,性别无差异。常因有闪光幻觉或飞蚊症等症状而就诊。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有什么症状?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比较常见的症状有视网膜脱离、闪光幻觉。
患者有闪光幻觉或飞蚊症等症状而就诊。检眼镜下,劈裂位于眼底周边部,半球状隆起的内壁菲薄而透明,所以表面呈被水浸透的平滑的丝绢样光泽,劈裂处前级与锯齿缘连接,后缘境界鲜明,陡峭,附于内壁的视网膜血管,在外壁可见其投影。视网膜血管白线化、平行鞘膜等改变也常可见到。内壁内面到处可以见到白色明亮的雪花斑,经种斑点即前述柱状条索断裂端附着外。此外,如果用裂隙灯显微镜仔细观察内壁内面,还能见到一些微细的半球状凹面,如同锤击过的金属片的陷痕,这是有过微小囊样变性留下的痕迹。
劈裂边缘与健康视网膜交界处,偶伴有色素的所谓分界线。本症发生于正视眼或远视眼,很少伴有近视。玻璃体常无病变。80%累及双眼,而且两侧对称。发生部位最多为颞下侧周边,颞上次之。鼻侧者非常少见。
由于病变局限于周边部,所以患者常不自觉。只有当劈裂越过赤道部向后扩展,特别是视细胞层与双极细胞层分离、神经元被切断后,才能检出相应的神经绝对性缺损。只要病变尚未侵及黄斑部,仍可保持良好中心视力。但对本病来说,如果并发视网膜脱离,扩展到靠近黄斑部的情况极为少见。
获得性视网膜劈裂如何诊断?
1.检查
1.1.双目检眼镜及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详细检查眼底,可有特征性发现。
1.2.散瞳查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野检查。
2.鉴别
此类病例应与有渗出而无视网膜劈裂症体征的年轻视网膜脱离患者相鉴别。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2.1.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尽管眼底表现有所差异,但主要是发病年龄,先天性者先天发病,发现于10岁左右儿童,有家族史,限于男性,因均伴有黄斑部劈裂,视力高度损害。后天性者见于20岁以上成年人,40岁以上者更为多见。无家族史,两性均可发生,黄斑部一般不受波及,常能保持较好的中心视力。
2.2.视网膜囊肿:视网膜劈裂和视网膜囊肿都是囊样变性的基础上发展的。视网膜囊肿多见于年轻人,多发生于长期脱离的视网膜上,位于近赤道的下方,孤立的视网膜囊肿非常少见,常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偶尔,这类囊肿带一小蒂突入玻璃体腔,并随眼球运动而浮动。视网膜劈裂为1个或2个平顶的隆起区与不隆起区相连,伸延环绕周边眼底。视网膜囊肿的两层壁上均不出现裂孔,囊肿内积液为水样;视网膜劈裂的内外层上均可出现裂孔,劈裂腔内液较黏稠。
2.3.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如在视网膜劈裂的内、外层上均发生裂孔,则可发生视网膜脱离。此时视网膜的透明度减低并形成皱褶,且有一定的活动度。视网膜脱离发生后,视野有与视网膜劈裂区相应的绝对暗点之外,还出现与视网膜脱离区相符的相对暗点。若球形脱离合并马蹄形裂孔时,常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获得性视网膜劈裂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脱离。
2.4.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choroid):文献曾报告1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与视网膜劈裂症同时存在,临床上偶有将二者误诊的病例。用间接检眼镜合并巩膜加压检查不难予以鉴别。视网膜劈裂症的内壁为半透明膜,腔内为液体,有时透过巩膜可以见到脉络膜的纹理。而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在间接检眼镜下很容易发现视网膜下为实体性隆起,光彻照检查不透光。
以上就是关于“获得性视网膜劈裂有什么症状?获得性视网膜劈裂如何诊断?”的相关事项,希望可以帮到您。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