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怎么患上的?【广东高尚医学影像】

时间:2021-09-26   浏览量:427

肝硬化是较常见的慢性肝病,一般是由单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伤,是一种进行性。弥漫性的肝损伤疾病。纤维性的病变。肝硬化早期无明显症状,发展到中后期,则会出现门静脉高压或肝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肝硬化从成因上可以分为7类:

1. 肝炎后肝硬化:多指病毒性肝炎发展后期形成的肝硬化,常见于慢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肝硬化类型。

2. 酒精性肝硬化:因饮酒过量导致的肝硬化,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摄入80g以上的酒精类饮料,即可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若以这个量持续饮酒数月,即可发生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若持续15年以上,形成脂肝硬化的几率就达到70%以上。

3. 寄生虫性肝硬化:常见有血吸虫或肝吸虫(或虫卵)随血流沉积到肝脏内,引起门静脉小分支的栓塞,属于再生结节不显著性肝硬化。

4. 中毒性肝硬化:可分为直接和间接性毒害,直接的有如四氯化碳等对肝脏的影像,间接的更多是特殊患者身上出现的过敏反应,引起了肝脏损伤,此类情况并不常见。

5. 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产生机制尚不明确,根据病理分析,可能与自身的免疫功能相关,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则是由胆管梗阻引起,结石、肿瘤、狭窄都有可能导致,常由完全性胆管梗阻发展而至。

6. 淤血性肝硬化:病理形态上为小结节性或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主要源于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导致的心脏供血量减少,使肝内血液灌注随之下降,肝细胞出现变性、萎缩或坏死。

7.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主要源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等饮食营养对机体供应上的缺乏,病变是可逆的,和上述几类的肝硬化相比,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并没有出现血管方面的继发性变化,常见于过度减肥群体。

肝硬化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 B超探查:肝脏B超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重要影像学参考方法,若结合甲胎蛋白的增高情况,还可及时发现是否已出现肝脏肿瘤病变。

2. CT扫描:常用于B超发现问题后,用做肝脏增强CT扫描,主要用于检查肝硬化程度。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