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鞘膜瘤有什么症状?如何诊断?【厦门高尚健康体检】
时间:2021-11-23 浏览量:233
什么是神经鞘膜瘤?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肿瘤,多数人认为这种肿瘤是由外胚层神经膜细胞增生所致,故又称之为神经膜细胞瘤。它可发生在头颈部、胃、食管、纵隔,亦有发个在肺、肠系膜、脊髓内及骨内,但以四肢为多。大部分患者都不是特别了解神经鞘膜瘤,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神经鞘膜瘤有什么症状?神经鞘膜瘤如何诊断?
神经鞘膜瘤有什么症状?神经鞘膜瘤应该看什么科室?
神经鞘膜瘤比较常见的症状有腹膜后肿块、手部肿块。
临床表现
神经鞘瘤多发生于四肢。发生于上肢的神经鞘瘤,可见于从臂丛神经到指固有神经。多为单发。病程最短为8个月,最长l例达40年,大多数病例为2~3年。
神经鞘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沿神经干生长的椭圆形或梭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有一定活动度,一般是在神经横轴方向活动性大,在纵轴方向活动受限,无明显压痛或有轻度压痛。本病大约1/3的病例无自觉症状,而且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肿瘤生长。对神经产生压迫,可出现局部或其附近肢体酸胀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可向受累神经的支配区放射。大多数病例按压或叩击肿块时有麻痛感沿神经干向肢体远端放射。偶有引起受累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者。
神经鞘膜瘤患者可前往专业正规医院的外科、肿瘤科、神经外科科室进行诊断及治疗。
神经鞘膜瘤如何诊断?严重程度怎么判断?
诊断
凡沿神经干生长的肿块,均应首先考虑本病,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
影像学检查
首选CT检查明确肿物的位置、大小,以及有无神经管的扩大,有助于疾病的初步诊断。进一步行头部MRI检查明确肿物的侵及范围,有无周围血管、神经的侵犯,对下一步手术有一定的帮助。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韩城)
相关阅读